作文大全 作文体裁 读后感 内容页

激荡的百年史读后感(百年激荡史读后感800字)

2024-02-10 02:35:08 读后感 本文共计298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262

中国很早的时候就有多部族的多元文化,也是中华大地相互学习传统的来源之一。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激荡的百年史读后感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激荡的百年史读后感【1】

如果说世界近代史是一曲波澜壮阔的交响乐,那么日本近代史将是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章。它时而高亢激昂,如大江东去,时而低沉舒缓,如潺潺细流,于跌宕起伏间,上演着悲与喜,智与力,内敛与张狂的多重变奏。吉田茂的《激荡的百年史》一书正是这曲乐章的完美注释。

吉田茂生于动荡无常的明治前期,死于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前夜,以显赫的政绩和独到的见解闻名于世,其著作《激荡的百年史》从政治家的视角全景展示了日本从明治维新,崭露头角到二战后经济崛起,实现二次腾飞的风貌,生动再现了日本在现代化途中艰苦摸索的心路历程。正因为作者特殊的身份和作品深厚的底蕴,该书自面世以来经久不衰,成为了人们观察近代日本演进脉络的重要窗口。

日本是一个既重传统、又善于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书中提到,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与世隔绝、过着太平生活的国家”,日本人也做着“停滞、太平和孤立的梦”。在外国人的压力下,日本被迫门户开放,但是“一旦决定开放之后,便在回敬西方的冲击中显示出敢于冒险的气魄和能力”。经历了激烈争辩后,富于想象力的日本领导人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一方面通过改革制度、扶植产业、创建近代式的军队等手段搭建了现代国家构架,另一方面通过普及国民教育、主动吸收外国文明、聘请外籍人员等手段推进了“文明开化”。一系列具有卓越“机智”的举措将日本推到了新兴的强国行列,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翘楚。

在近代史上,任何外来文明融入本土文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经历了反复地磨合与试错。日本在接受西方文明的过程中,也经历较长时间的阵痛,吉田茂用“苦于近代化所带来的困境”来形容。在明治驾崩、关东大地震、世界经济总危机等的影响下,军国主义甚嚣尘上,张狂显露无疑,日本为自己“巨大的失策”付出了沉重代价,国家很快步入了“窘境”之中。

可以说,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的“近代化”只停留在物质、技术层面,在精神上并没有确立“个体独立”,没有完成“民主化”的任务,这样的“残留”与极权主义结合便构成了战争的根源,因此战后日本必须在“和平宪法”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民主改革和“精神革命”。在战败后的艰难岁月里,日本人以诚恳的姿态承认了战败,积极地反思,开始接受占领军的管理,并推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为日本战后的崛起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书中,吉田茂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出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层次思考。正是以吉田茂为代表的战败初期日本政治舵手的精准判断,使得日本能够在权衡利弊得失中精准地游走在东西方之间,绝处逢生,占尽先机,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战后复兴,成了经济大国,并重新登上了世界舞台。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累赘的论述,吉田茂用平实质朴的语句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近百年激荡的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有过奋斗的艰辛,有过挫折的迷茫,有过乐天的憧憬,在悲与喜、智与力、内敛与张狂之间,日本人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激荡的百年史。

激荡的百年史读后感【2】

吉田茂以战后两度出任首相的身份于1967年总结了日本的近百年史,从副标题中可看出本书的基本内容——我们的果断措施和奇迹般地转变。

日本是世界近代史上的幸运儿,近百年来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岛国,一跃为世界上的军事强国,再跃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虽然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是战败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日子,但为期很短,只不过两三年,用世纪的时间眼光看,那几乎算不了什么。回顾中国近百年来的苦难史,实在有点羡慕人家。

近百年来,日本为什么这样幸运,中国为什么这样倒霉呢?这是我读这本书所关心与思考的中心问题。

从吉田茂这本著作的议论中我体会到,日本之所以能有今天,原因自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原因有二:一是日本能主动并积极向西方文明学习,二是重视教育,教育工作搞得好。

日本有向别国学习的传统,古代曾向中国大规模学习过,明治维新时转向西方,战败后再一次全面向西方学习,这已是历史上的第三次了。他们不象中国,在历史上形成了一种民族自大心理,老觉得自己了不起,放不下架子来向别人学习。1854年美国的佩里舰队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马上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越,从而主动积极地向西方学习,以此作为富强自己国家的途径。英国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在其所著《世界史纲》中高度评价了日本民族这一学习精神。他写道:“他们以惊人的精力和智慧着手想把他们的文化和组织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在全部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个国家象日本当时那样的大踏步前进过。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极端浪漫的封建制度的古怪的漫画;1899年它已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同先进的欧洲列强立于同等水平上,并且比俄国还先进得多。”1840年英国的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中国却一直不服输,只承认洋人的枪炮厉害,却看不出西方文明有许多较自己优越之处,先是用阿q的精神来抵挡,后来又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搪塞;甚至直至20世纪六十年代还改头换面地用“制度决定论”作幌子,自诩为世界最先进,而拒绝向资本主义的西方学习。这种顽固的自大心理是造成中国近代长期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从与日本的历史实践中对比的情况来看是十分清楚的。其结果是:先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一举变为军事强国,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使中国沦于任人宰割软弱无能的境地。以后是日本以战败国身份使经济迅速起飞,产生了“奇迹般地转变”,而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却一度将经济引向濒于破产的边缘。这个历史教训实在是沉痛!

正因为日本重视向别人学习,所以它一贯重视教育,二者是紧密相关的。早在明治末年(1912年)日本小学教育的普及率已达95%,而在1947年则又开始实行九年制的义务教育。这比中国都早了将近40年。对此吉田茂不无骄傲地总结说:“正是由于教育制度的优越,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才能学到西方的新技术。”“高超的教育程度成了战后复兴的巨大力量。”而中国呢,近百年来教育始终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国家受灾难,人民生活贫困,顾不上;另方面则是不重视向别人学习,从而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解放前就就不去说它了,就拿解放后来说吧,建国后29年教育经费在国家支出中所占比重平均为5.77%,属世界最低层次;而日本则占20.4%。

日本战后普及初中教育是在占领军命令下强制实施的。吉田茂在追述这段历史时说:“在国民本来就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决不能把这种负担加在他们身上。当时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财政已经陷入困境,因此再把义务教育延长三年,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美国占领军根本不考虑这一具体情况,而要急急忙忙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呢?吉田茂对此未作说明。我想这可能是因为美国认为,进行民主改革从根本上防止日本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提高日本人民的文化水平是关键。显然愚昧无知的人是好统治的。

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开放政策,打开了向世界先进文明学习的大门,最近又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初中教育,虽然晚了一些,但总算是开始了。从这里反映出我们党和的英明与远见。相信曾引导日本人民走向富强的这一历史经验,同样也会引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

      标签: 民主改革义务教育
上一篇:关于《亮晶晶》的读后感(亮晶晶的作者是谁) 下一篇:红岩读后感100字(红岩读后感400字)
最新词典
  • zuò gēn坐根
  • yǎ shè庌舍
  • shǔ gǎo属稾
  • zì tuō自脱
  • zuǒ zōng táng左宗棠
  • zhí chuǎng chuǎng直闯闯
  • zhǐ míng zé shí徵名责实
  • lù sù琭簌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