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白狄的意思 内容页
bái

白狄


拼音bái dí
注音ㄅㄞˊ ㄉ一ˊ

词语解释

白狄[ bái dí ]

⒈  亦作“白翟”。

⒉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白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侯 败 狄 于 箕,郤缺 获 白狄子。”
杜预 注:“白狄,狄 别种也。”
《史记·匈奴列传》:“晋文公 攘 戎 翟,居于 河西 圁、洛 之间,号曰 赤翟、白翟。”
宋 王禹偁 《贺胜捷表》:“言念 夏臺,古之 白翟,虽居沙漠,实近 崤函。”
明 梁辰鱼 《念奴娇·拟出塞》套曲:“白狄 临 关,黄河 夹地, 胡 儿千队此驰骋。”
王国维 《鬼方昆夷玁狁考》:“春秋 庄 閔 以后, 戎 号废而 狄 号兴,而 狄 之姓氏见于《左传》者实为 隗 姓…… 秦 汉 以后之 隗 姓皆 白狄 故地。”

国语辞典

白狄[ bái dí ]

⒈  春秋时狄族的一支。原在今陕西省延安、山西省介休境内,后东迁于今河北省境。因穿白色衣服,故称为「白狄」。也作「白翟」。

最新词典
  • zuò gēn坐根
  • yǎ shè庌舍
  • shǔ gǎo属稾
  • zì tuō自脱
  • zuǒ zōng táng左宗棠
  • zhí chuǎng chuǎng直闯闯
  • zhǐ míng zé shí徵名责实
  • lù sù琭簌
  • 猜你喜欢